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村官时评

爱辉区着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开启五年行动新征程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1-03-01

  2018年以来,爱辉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经过集中攻坚,全区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涌现出一大批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2021年,爱辉区继续以“5+1+1”为工作重点,围绕“共建清洁家园 喜迎建党百年”主题,坚持群众满意标准,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全面开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征程。

  一、围绕改善民生,打造“清洁村庄” 

  一是着力推进厕所革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爱辉区农村卫生厕所总数达到8874户,农村常住人口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6%。为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按照全省农村改厕“十不准”标准,以接入城镇管网式、自建管网式两种改厕模式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室外卫生厕所改造,稳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2021年末农村卫生厕所总数达到9200户,农村常住户数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十四五”期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常住人口卫生厕所普及率100%。二是着力推进污水革命。计划投资3200万元,实施瑷珲镇城关村、卡伦山村等污水管网和室内水冲厕所改造项目,惠及农户1100户,重点抓好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在张地营子乡等地建设污水处理站,统筹推进山区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水质达标排放,完成2021年末自然屯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以上的阶段性目标。三是着力推进“垃圾革命”。投资650万元,委托黑河洁安公司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形成分类、收集、转运、处理“闭环管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实现113个自然屯清洁行动全覆盖。启动2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肥试点建设,探索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带动全区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提升。

  二、聚焦环境提升,打造“靓丽村庄”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加大对中心村、抵边村等重点村屯的投资力度,投入4340万元,推动西峰山乡到哈青村24公里通村公路和罕达汽镇富宏桥等基础建设,畅通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农村居住条件,完成74户农村住房维修改造,让农村生活更加优质优越。充分利用中俄天然气项目优势,在瑷珲镇、西岗子镇等乡缜开展天燃气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在其他有条件乡镇积极开展秸秆燃料化利用示范,加快清洁能源应用。二是推进村庄绿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城边、路边、水边环境治理,重点抓好主要交通沿线裸露山地绿化美化,对照全省村屯绿化示范村标准,重点打造坤河乡富拉尔基村、瑷珲镇外四道沟村等9个村,新增绿化面积781亩,同时加强后期管护,力争2021年末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三是抓好龙江民居建设。继续打造具有爱辉特色的龙江民居工程,做好“后旅发大会时代”这篇大文章,深化与菜园革命、特色民宿、休闲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爱辉区乡村旅游新亮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力争2021年末全区开展龙江民居工程的行政村达到15个,建设省级“菜园革命”示范村50个。

  三、着眼长效常治,打造“宜居村庄”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千村一面”,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分类指导、科学依次推进,在现有34个村庄规划基础上,对有条件、有需求的行政村开展编制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二是坚持长效管理。建立农村改厕后期维护、清理服务长效机制,现有购置的3台吸污车按照3个片区交由第三方统一管理,做到设施坏了有人修、粪池满了有人掏、管道堵了有人通,确保厕所正常使用。以市场化运营为目标,全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建设与运维并重,推动以乡镇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统一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三是坚持网格管理。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细化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街、农户包庭院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好村党支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及广大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群众主动自觉参与建设,从身边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绿化美化净化庭院,以千千万万个干净整洁的“小环境”构建美丽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102/t20210227_813780.htm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