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村官时评

找差距 补短板 提升人才培养效应——省农广校赴广元、南充调研指导农民培训工作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1-04-15

  4月8-10日,省农广校校长王帮武一行先后深入苍溪县、昭化区和阆中市调研指导农民培训工作,实地走访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业主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克服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暂时性困难,向各方人员问计问策共同探索农广校如何高质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本次调研范围涵盖耀德杨梅家庭农场、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紫千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突出“10+3”产业典型,包含粮油生产、生猪养殖、种养循环、优势特色农业、家庭农场产业联盟、品牌创建等多种经营模式;业主身份多种多样,有留地青壮年农民、毕业大学生创业者、农民企业家等,其中多数都是农广校培养的优秀学员。苍溪县、昭化区和阆中市的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对农广校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培育工程培养了大量新农民,对当地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对当前的培训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如适量增加电商农业培训内容、分季节分批次增加培训期数等,从而有利于提升农业技能水平,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在实现致富道路上少走弯路。

  调研过程中,王帮武校长突出强调了以下3点内容:

  一是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专家、科研人员,更需要大量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他们更熟悉脚下的“一亩三分地”,生产实践经验更接地气,推广开来容易产生“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的效应,更能鼓舞群众信心。

  二是要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严格监管、规范运作,提升专业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市场化经营能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优化升级,在做大做强中推动农业发展,以产品高质量来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基层农广校要突出精准化培训,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骨干人员的培育,创新“长、中、短”结合、“全、专、研”兼顾的培训模式,根据培育对象不同、培育目标不同,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配置一流教师,抓实培训关键环节,提升培训质量,达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

  广元市及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农广校负责人陪同调研。(胡恒拍摄)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26/2021/4/14/85d511f9b464422080ccbdfcd45fabd5.shtml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