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五月盛,乡村少闲人。5月15日上午,省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启动仪式及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首期培训会在成都市郫都区东林艺术村举行,此举标志着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体,农广校在下沉教学资源、完善五级培育体系、抓实分段式、示范性、实操性教学、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再进一步。
自今年初以来,为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推动现场教学实践,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省农广校以优秀参训学员为主体,专门开展特聘教师和农民田间学校申报工作,得到学员和全省最大的农民合作组织——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积极响应,经过核查比选,确定新增了62名农民导师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聘教师、74个基地成为农民田间学校。启动仪式上,省农广校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推选出的18名特聘教师颁发聘书、为25个农民田间学校现场授牌。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是全国农广校系统五级培育体系和四大课堂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农广校体系已共建共享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超过1500个,其中,农民田间学校接近950个,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性、实操性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省农广校校长王帮武在启动仪式上发言时强调,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人才先行。当前,农业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左右,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难度不小。农广校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民田间学校作为五级办学的重要一环,在实践性教学中作用突出。此次遴选产生的新增特聘教师和农民田间学校,共同之处在于,都是“10+3”产业的主体,都是龙头企业或示范场社,都在行业中具有正效益,都注重规范、讲诚信。入选特聘教师和农民田间学校,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和担当,希望大家在产业发展中竖起标杆,在培养人才中发挥作用,办出特色。
启动仪式及首期培训会期间,与会代表现场参观学习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和博览园,6个农民田间学校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邓玲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