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江山市切实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民心工程

来源: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1-07-02

  近日,市政协召开“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长效运维机制”常委会专题协商会。会上,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委员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现就部分发言予以摘登。

  夯实设施基础确保长效运行

  市政协副主席 姜英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是长期惠民的“民生工程”。自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相关部门统筹推动,乡镇(街道)村两级不懈努力,硬件设施基本建成,软件设施和运维工作逐步推进,成效明显。但要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规范化运行,还需做很多努力。

  实施二次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按照建管衔接要求,严格工程项目移交制度,长效运行维护管理牵头部门接收前,对项目开展二次验收,倒逼建设环节提升质量,避免污水处理设施带病投入运行。

  建立多元资金保障机制。从长远来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资金需求量将逐步增加,单靠政府和村集体负担有一定难度,必须创新多元筹措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管理资金扶持政策,确保资金到位;另一方面要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收缴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户分担机制。另外,可以参照城市居民缴纳生活污水处理费的做法,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专项维修基金。

  要切实增强农户主体意识。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一度被认为是政府或村集体的事情,农民参与度较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中,也存在“你干我看”的情况,农户主动参与检查、维修和自觉管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强。为此,要切实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投身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共建幸福家园。

  

  突出村级监管责任和运维机构工作重点

  市政协常委 陈林洪

  我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这对推进“振兴乡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环保设施支撑。如何乘势而上,发挥好应有的污水处理功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有两个方面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注重落实村级运维主体责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有很多问题难已被第三方运维人员及时发现,生活在当地的村民才是最佳巡护者。建议着重落实村级巡查职责,按污水管网布局分片落实责任人,分头开展兼职日常巡查工作,发现群众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劝导制止,发现管道堵塞、管道外露和设施轻微损坏等现象及时加以修复,发现难以自行修复的问题及时报告,充分发挥当地干群在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反映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运维效果、降低运维成本。

  突出第三方运维工作重点。第三方运维机构在实地巡查和协调群众关系等方面缺乏优势,工作重点是否可以集中在水质监测、动力设施维护、隐蔽设施检测、受损设施修复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上,实现专业维护与群众参与的有机融合,确保提高运维实效。

  

  发挥部门职能层层压实责任

  市政协常委 徐培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是基础,有效运行是关键,现就相关部门如何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确保设施有效运行,谈三点想法。

  一是明确经费筹措办法,强化运维资金保障。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由浙江宏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三年运维服务承包权,然后各乡镇(街道)与中标单位签订委托运维合同,运维费用由乡镇(街道)支付,目前乡镇(街道)运维经费尚未筹措到位。按照市委相关专题会议纪要,要积极探索通过“向上争一块、财政切一块、部门帮一块、农户筹一块、社会捐一块”的方式筹措运维经费。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经费拨付办法,明确补助额度,以便乡镇(街道)及时筹措资金,按时支付运维经费。就经费“农户筹一块”,建议借鉴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的办法,由自来水厂按农户用水量代收。

  二是抓紧整改验收移交,强化运维监督管理。市农办等相关责任部门要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施工单位对尚未达标的工程设施抓紧整改提标,对整改到位的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按程序移交运维,做到“合格一个移交一个”;市住建局要加强对运维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配足力量,增添设备,抓好员工运维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经常性开展巡查,确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行,废水达标排放;市环保局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终端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水质不达标的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市住建局,由市住建局督促运维公司整改。

  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农户主体意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是主体,但有的村民环保意识不强,有的人仍习惯生活污水直排,不愿纳管,甚至有的人为损坏污水处理设施,影响污水处理设施使用效率。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文广新局、各新闻单位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农村文化礼堂、科普宣传栏等宣传教育平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乡镇入村户,进行生活污水直排危害性的科普宣传,教育广大村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人居环境,保障身体健康,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幸福指数,引导村民改变生活陋习,支持并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完善制度机制确保长效运维

  市政协常委 陈华明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易管难,下面就如何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机制,提几点建议。

  统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评价标准,提高治理质量。加快对已完工工程的验收和运维移交进度。对于全市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评价工作来说,需要统一评价标准,这有利于对治理工作作出整体评判。所在乡镇(街道)、村应该参与对第三方运维单位的治理评价。评判的结果如何主要取决于综合治理的质量,包括治理终端的运行质量和管网的运维质量。

  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引导机制,提高农民自觉性。可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平台等媒介,结合街道(社区)橱窗、工地围挡,通过发放宣传册、实地参观等形式,解读宣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政策等,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引导全民主动支持参与工作开展落实,把单一的部门管理变为社会重视、群众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治理的实效性。一些山区乡镇的小山村,本身没有多少人口,而且分布较散,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就能够得到自然净化,但如果实施截污纳管集中收集起来处理,耗费的资金量较大。因此,建议根据村庄地形、房屋分布、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资源、工艺可靠并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污水处理技术,使生活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探索建立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农户自律性。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街道),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的收缴纳入村规民约中,建立村户分担机制,由农户自己负责后续运行部分费用,尤其是经营性用户,如麻将馆、饭店等餐厨污水排放量大的用户,可先行试行,以体现“村民付费买服务、保持卫生靠大家”,形成村民参与、共同监督的氛围,提高农民自律性。同时,要以农户接入窨井为节点,区分运维管理责任,井前端的公共管网由第三方统一管理,井后端的化粪池、接户管、户用检查井由农户自行管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扛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级主体责任

  市政协委员 姜献军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利民工程,按理应该受到老百姓的支持与配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缺乏技术人员、资金保障等客观因素,使工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全面铺开后,造成设计单位技术力量不够,前期基础工作不到位,导致设计管网不切合实际,终端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后续施工和运行埋下隐患。

  村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力不强。很多村民认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政府或村集体的事情,有的农民环保意识还未跟上,以及管网设施等缺乏管护意识,人为损坏时有发生,影响污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短板。部分农户化粪池污水未经沉淀直接接入管网,导致管网里杂物多、易堵塞。在埋设管网时,因平整度不够,对水流和管的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波纹管,对地埋施工要求较高,施工稍不到位,将造成管道漏水,地上污染变为地下污染。

  建设和运维资金不到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给村集体经济造成不小的负担。随着运行设施年份的增加,运行成本也逐年增加,势必会给村里增添一些矛盾。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终执行的是基层的行政村,村级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成果的好坏,因而从村级层面,提几点建议:

  运维权限适时下放至行政村。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由市农办牵头,验收后移交市住建局,统一由第三方单位运维。但是运行设施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发现和上报是所在村,权限交给村里,能提高效率,也能省去中间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加强对该项业务的培训。此项工作涉及到市乡(镇)村三个层面,目前多数人员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对后期的工作造成困难。因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是解决后期运维的一项关键性工作,特别是村级层面的相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找到设施问题的出现点,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帮助系统运行稳定。

  加强对运行维护资金的保障。随着村级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资金需求量逐步增加,出台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管理资金扶持政策迫在眉睫,必须确保资金到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要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收缴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户分担机制,提高村民认识,使他们意识到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就如同收取水电费,理所当然,缓解村一级经济负担。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17/11/14/art_1594367_33926338.html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