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启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查清县域内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等栽培作物古老地方品种分布范围,列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近缘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截至目前,共走访45个行政村500余户,定位普查资源196个,普查出五指椒、糯高粱、野瓜蒌、古柿树等一批地方古老品种资源。
重点保护。该县2020年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一批省级作物和农业微生物特种质资源保护单位”,重点加强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大豆的保护。建立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分类种植圃,将不同特性野生大豆分类采集,统一迁徙种植保护。截至目前,共分类种植13种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单个面积达19.8平方米。
合作共建。该县与安徽科技学院签订“院县共建”科技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县域丰富物种资源蕴藏的科研急需野生种群优势,开展长期科研课题共建。安徽科技学院在大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科研方面为该县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尤其是在支持野生大豆原生境资源保护与利用课题上,进行深层次的研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