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滨州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圆满结束

来源:滨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1-07-02

  今年“三夏”期间,滨州市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7万余台,收获小麦433.92万亩,其中机收小麦433.83万亩;累计投入玉米播种机1.04万台,播种玉米465.6万亩,其中机播464.4万亩。

  91f2b97f8457f5736cfc889dabb9a3a

  入夏以来,滨州市农业农村局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

  积极开展各项农机服务工作,落实小麦机收减损工作措施,克服大风和阴雨灾害天气影响,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一、抓好机具检修供应。入夏以来,抽调农机技术骨干,会同有关农机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组织农机维修小分队,指导帮助机手检修、维护机械和提供配件供应,保证1.14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7万台播种机正常运转。收播期,各地共出动农机维修流动服务车30余辆,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农机维修服务,共检修各类机具2.29万台套。组织开展机手培训,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三夏关键技术得到落实、机械化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三夏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次,累计培训机手、修理工2540余人。

  二、切实加强机具调度。利用“农机通”和全国农机化生产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天气变化、小麦成熟情况、机械供需、各地麦收进度等信息,引导机手合理流动,避免出现“机械扎堆无活干、麦地空闲无机用”的现象;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三夏前夕共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1650个,发放技术服务车辆免费通行证17个,并要求我市赴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作业的机械在麦收开始前返回。全市设置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21个,共接待外地作业机械150余台,全力做好小麦跨区机收的接机派机引导、作业供需协调等保障工作,引导机车合理流动,千方百计加快收获进度。

  三、落实机收减损工作。积极组织农机、农艺专家一起研究制定三夏农作物种植模式和作业规范,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形成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合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处理-玉米机播”一条龙作业模式,实现小麦机收与玉米机播压茬进行;组织举办全市“三夏”小麦机收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培训班,针对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小麦机收减损工作方案,强化技术指导,按照小麦机收作业质量标准要求,引导农机合作社提升播种、收获机械产品质量,提高减损降耗性能指标,聚焦聚力推进机收减损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根据对全市35个作业地块的抽查测算结果,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为0.95%,同比降低0.2-0.3个百分点,机收减损效果明显。

  四、有效强化应急处置。今年三夏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专门成立抗灾抢收抢种指挥部,多次召开抗灾抢收抢种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农机部门与农机合作社及农机手一一对接,歇人不歇机,日夜抢收。成立多支应急工作小组,分赴各县市区现场查看,综合分析研判降水量、土壤墒情及小麦倒伏情况后进行科学处置。通过农机行业信息平台向机手及有关部门发布信息,引导农机合作社成立抢收抢种应急突击队,加装扶正器、调整拨禾齿,收获倒伏小麦,同时调度履带式小麦联合收获机到雨量大、收获晚的的县区作业,加快麦收进度。组织启动全部粮食烘干机械,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五、全力推进保障服务。一是主动与交通、公安、经信、气象、宣传等部门配合,确保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农机作业秩序有序、舆论氛围良好以及天气预报、市场供求等服务到位。二是与商务局、中石化滨州分公司、中石油滨州分公司联合开展“三夏”农业用油惠农保供活动,全力做好支农、惠农服务,为农机手降低作业用油成本。三是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全市农机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农户和作业现场,听取意见建议,摸清真实情况,及时协调处理三夏农机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市局农机科)

  

  


原文链接:http://ny.binzhou.gov.cn/xinwen/html/?6376.html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