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摸爬滚打,让他从一名普通打工者历练成服装行业老板。然而在生意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返乡创业!
从老板到学徒,从服装行业到玻璃行业,40岁的陈宏超扎根本土,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眼光,4年间,成功跻身松滋市“纳税大户”行列,他创立的“蓝玉玻璃”也成为了本地区独树一帜、引领行业的龙头企业。
返乡创业当学徒 跻身本地“纳税大户”
高中毕业后,陈宏超只身一人到广州、北京等地打工,从事服装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业务,并拥有了自己的加工厂。在外闯荡多年也让陈宏超增长了不少见识,心思也越来越活络起来,逐渐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在外干得再好不如自己家好!我能在外面干出成绩,也能在家里干出成绩!”在陈宏超看来,无论在外赚多少钱,始终找不到归属感,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回乡创业的想法萦绕在他心中,挥之不去。2017年,经过反复考察,陈宏超决定回乡跨行做玻璃加工。
服装老板跨行做玻璃行业,到底行不行?陈宏超坦言,一开始也没有底。“还是拿出当年学习服装加工的那股劲,跟着师傅一点一滴从头开始钻研!”一年的“跟班”学习,摸到了“门道”的陈宏超在松滋市新江口城北工业园创业路,成立了松滋市蓝玉玻璃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主营玻璃加工及销售,民用建筑材料、石材、安防器材、五金水暖的销售等业务。
陈宏超虽然话语不多,但聪明、好学,憨厚中藏着睿智,质朴中透着精明。为了把玻璃的加工销售做大做强,成为本地区独树一帜、引领行业的龙头企业,陈宏超秉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生产和营销方略,严把源头关,只用一等品作来料加工,精益求精。同时,完善董事会管理下的企业架构,制订《总经理职责》等系列规章制度,带领技术团队和业务骨干多次到武汉、广东等地学管理、学技术。
4年的时间,陈宏超将手中的“蓝玉玻璃”玩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不仅通过了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CCC”认证,获得了国家安全玻璃合格证书,公司生产加工的门窗玻璃、幕墙、钢化装饰等产品远销武汉、宜昌、公安、湖南等地,与陕西、当阳等地知名玻璃企业开启深度合作模式,企业的美誉度和市场认可率不断攀升,连续被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授予“诚信单位”称号。2019年,公司实现经营收入2500万元,跻身本市的“纳税大户”行列。
发展企业反哺家乡 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
时针已悄然划过下班点,但是卓师傅仍在生产加工车间忙碌。54岁的卓师傅是松滋人,因妻子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尚未成家,家庭负担大,过去很多年,他一直靠务农和四处打临工维持生计。能就近找个合适的工作,曾是卓师傅多年的夙愿。
在蓝玉玻璃公司,卓师傅实现了这个朴素的愿望,“现在工作稳定了,还可以照顾妻子,不用每天担心医药费,还能攒点钱,这就是最好的。”
作为松滋本土玻璃企业,蓝玉玻璃有限公司成立4年来,带动了200多人就业,5名像卓师傅一样来自困难家庭的员工在公司就业后,家庭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而这,正是陈宏超返乡创业的初衷之一。
陈宏超告诉记者,他回松滋创业这几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松滋市委、市政府和松滋人社部门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因此,创业成功后,他没有忘记反哺家乡,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陈宏超善待每一名员工,不断提高员工工资待遇,率先推出生日带薪休假。遇到过年过节,陈宏超还会给员工发红包,让员工有满满的获得感;每年组织优秀员工到柴埠溪、洈水等风景区浏览观光,让员工有满满的幸福感……
一手做企业,一手做公益。陈宏超经常带领员工到白云社区参加公益性活动,为白云社区和洈水樟木溪村等地捐款,与陈店镇马峪河村等地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让陈宏超感到振奋的是,在松滋市王家桥镇,一个占地40亩、拥有8条生产线的新厂区即将建成投产。“既然走上创业这条路,就要继续勇往直前,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富起来。”陈宏超对创业道路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