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全省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利用培训班在武汉成功举办,旨在推进全省耕地环境质量风险管控、生产障碍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农膜回收等工作。会上,长阳县作为全省八个典型之一、唯一一个农膜回收工作发言,交流主题为“探索农膜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其工作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局成立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领导小组,组建专班、明确职责、制定措施,同时将农膜回收作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农业固废回收体系,统筹推进农膜污染治理。
二是注重宣传,提升意识。通过微信群、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固废法、农膜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和标准膜使用的好处、白色污染的害处,引导广大群众提升使用标准膜的积极性和回收的主动性,使广大经销商、使用者的农膜回收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强化监管,保住源头。农业农村与市场监管两部门通力配合,将非标膜纳入农资打假行动重点,对市场销售的地膜进行核查合格证、规格及标识,全力禁止非标准膜入市入田。目前蔬菜产区已基本实现标准膜的集中销售。
四是开展试点,探索治理。2020年投入50万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建立回收网点15个,并做实回收、转运台账登记。2020年参与试点的回收点共回收废旧农膜156.19吨,其中废旧地膜116吨。目前正在努力探索回收农膜加工果蔬塑料外包装箱,着力寻找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的出路。
五是压实责任,破解难题。将农膜回收纳入对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评价重要内容,通过补贴鼓励村级保洁员积极参与废弃农膜回收,既增加了保洁员收入,又解决了农膜回收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构建起了别样的农膜回收社会化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