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胜前岗村从一条旧村变成有别墅区的富裕乡村。黄政正杨石彪摄
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引领乡村生活新方式、新风貌……今年以来,黄江镇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在乡村振兴攻坚战中创建出新阶段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当前,黄江正处于“三区”叠加、东莞南部九镇推动“莞深合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对接并融入深圳,黄江急需创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在城市环境、城市品质上对标深圳,营造绿水青山、干净整齐的城市环境,争取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战略卡位。
这其中,乡村振兴无疑是城市应对挑战、机遇的“压舱石”。当下,黄江在提速城市建设的同时,正加快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整治、优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供给,全镇上下联动,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整洁、优雅的村容村貌正成为老百姓的热切盼望,成为老百姓感受政府利群利民政策,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大实事。
老百姓所关心的,也是黄江现在正进行的。今年初,黄江镇制定了《2021年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工作方案》,部署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黄江正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行走黄江”“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全镇农村人居整治工作迈入新阶段。
“面对现存的环境卫生问题,我们必须拿出决心与毅力,拿出勇于担当的精气神,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执行力。”镇委书记苏东表示,城市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城市竞争的“硬实力”和“软指标”,黄江应对标深圳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环境。
今年1月起,黄江每月洁净城市“红黑榜”评比对象由7个社区调整为20个村(社区),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赶学比超”的氛围愈发浓烈。
新增一个休闲广场、社区篮球场地面全面翻新、设置多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社区主次干道保洁良好、车辆停放有序……近期,黄江新市社区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新风貌,获得许多当地居民的称赞。
该社区负责人表示,从今年黄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擂台赛”开展以来,社区持续对标做好相关整治工作,以“绣花”功夫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成为了3月份洁净黄江“红榜”村(社区)。
目前,黄江各社区(村)正对辖区全域彻底开展一次村庄清洁攻坚战,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巩固清洁攻坚战、清拆攻坚战的成果,做到两个彻底: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彻底解决省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市联合检查组发现的脏乱差问题。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环境卫生治理力度,黄江城管分局还牵头组建一支50人的“环境整治队”,对环境卫生开展“地毯式”巡查整治。整治队伍对莞樟路、公常路、清龙路、东环路、田星路等主干道路环境卫生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全面清理沿路乱堆放的垃圾、绿化带暗藏垃圾、杂草、枯枝烂叶,并进行了植绿复绿。
今年,黄江还将以“小切口”促进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每个社区(村)都要完成至少十件农村人居环境“微实事”工作,找准本社区(村)人居环境中突出问题,确定目标,发动干部群众,逐项实施,力争每年解决数个难点问题。
同时,提升全镇农村水环境,黄江将开展“村村碧塘”净化工程,通过阻源截污、水面清洁、水体净化等工作,借助技术修复,全面提升农村池塘、内河涌及周边环境科学整治水平,打造美丽池塘、美丽河涌生态圈,成为美丽风景。
加快乡村振兴民生项目建设
“现在黄江的宜居乡村建设得很好,一些街头巷尾的道路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在黄江中心幼儿园门前,一名家长驾车途经已升级改造的道路上,接送孩子放学,道路两边绿色环绕,春意盎然。
近年来,黄江城市许多地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青山绿水间的农村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黄江许多村社广场、公园、社区服务等设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蝶变正在全镇各地上演。
聚焦乡村基建提质增效,集中回应民生关切,是黄江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动力源。去年以来,黄江镇以东莞市开展“民生大莞家”品牌工作为契机,先后收集12项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便民工程。市、镇、村筹集了356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便民工程12项,其中10项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2个工程正在收尾阶段。
从玉裕街河涌小公园到新市文化公园篮球场,从三新社区广场到星光水库、长龙南山河岸边绿道,黄江各地的民生项目正在加快落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越发值得期待。
“全域项目化”无疑是乡村振兴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为此,黄江正把项目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建设管控、村容村貌提升等紧密结合,进一步处理好农村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谋求实现黄江村落的共建、共治、共美。
近段时间,黄江鸡啼岗村委会按照“美观、整洁、卫生”的原则,对旧围区域整体形象进行升级改造。改造过程中,不仅对部分倒塌屋舍、房屋外墙进行修整,未来拟参照东莞网红涂鸦村,试点打造具有黄江本地特色的涂鸦村,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品质。目前,旧围不少地方已大有改变。
黄江鸡啼岗旧围的升级改造计划,无疑是黄江推进农村主要干道景观提升和街头绿地建设,将城中“边角料”变成街头小景的典型案例。
今年,黄江还将加速推进“一社区一亮点”“一村一规划”,通过规划先行引领乡村振兴。推进板湖活力街区特色街道建设,努力将七大社区全部打造为道路通畅、环境宜人和生态优美的宜业宜居幸福社区。
强化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清爽的夜晚,在黄江广场内,音乐动感,许多黄江居民正跟着音乐挥舞着手臂、摇动起身子,跳着健身广场舞。
近年来,从城市中心的公共文化场所,到村、社区的文化服务中心,再到正在筹建的“四园四馆”等公园、文化馆项目,黄江不断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自豪感、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今年初,东莞市文化馆黄江分馆正式投入使用,借助新场馆资源带来的便利,黄江文化服务中心继续响应东莞市“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开展惠民演出、公益培训、公益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大量镇本土公共文化活动也陆续对广大群众朋友免费开放。
结合建党100周年契机,黄江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将以“爱国、爱党”为基调,开展400余项各类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第六届东莞市合唱节初赛、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家舞起来”专题交谊舞会等,预计全年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此外,黄江还针对“大家舞起来”系列交谊舞会活动、广场集体舞大赛、荔香诗社系列活动等三大镇级特色文化品牌进行扩展、完善、升级。
镇各社区文化支馆正积极结合社区力量,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拉近群众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客观距离,推进实现“文化活动就在家门口”。
随着城市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莞深融合向纵深发展,为给全镇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空间,黄江已提出,将全面加快“四园四馆”建设,通过新建蝴蝶地湿地公园、黄江科技公园、黄江儿童公园和建成黄江党史公园,新建城市规划馆、艺术馆、美术馆和加快建设文化馆,着力增强人口集聚度和商务繁荣度,助推乡村振兴繁荣发展。
◎样本◎
田美社区:构建15分钟慢行宜居生活圈
从典雅古朴的祠堂到明丽清新的公园,从高新科技工业园到现代化农民公寓,从商铺林立的街道到全镇最繁华的商圈……走进黄江镇田美社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
作为东莞市首批村级体制改革社区示范点之一,田美社区在全市率先完成11.5万平方米旧村改造,数十米高的现代化农民公寓拔地而起。目前,社区已邀请5个村、430余户村民“集中上楼”。
目前,田美社区正在围绕板湖村打造集公共服务、高品质居住、新型产业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中村,其中重点是沿黄江体育公园、田美社区公园、田美社区广场、新兴产业园、板湖商业街以及黄江大道商业街,构建15分钟慢行宜居生活圈。
为重点打造聚富路—盛业路特色街道,社区将抓住周边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构建起以党建广场、滨河广场等为核心,以聚富路、盛业路为轴线,多条林阴道为骨架的高品质生活街道。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