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农事季节、耕作制度、不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中稻播插季节相对推迟,早中稻已分蘖,大部分中稻现正是移栽返青期,播期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加上近期风雨频繁,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蔓延,因此各乡镇必须因地制宜做好中稻田间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一、发生动态
1、第三代稻飞虱:5月份以来,稻飞虱外地虫源随风雨陆续迁入我县繁殖为害。据近日在六排、岜暮、八腊等乡镇稻田调查,移栽田虫量最高为5168头/百丛,最低为692头/百丛,一般2161头/百丛,卵密度最高3216粒/百丛,最低55粒/百丛,一般820粒/百丛,田间以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目前稻飞虱若虫将进入孵化盛期,预计第三稻飞虱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低龄若虫盛发期为6月8~13日(即为防治适期)。防治药剂可选用:手雷、金毒蚜、高红、九刺、万里红,飞利净,赛氧乐、骇浪等。
2、第三代稻纵卷叶螟:据我站近期调查观测,早、中插浓绿田块,稻纵卷叶螟成虫密度高为841头/亩,低为0头/亩,平均218头/亩;卵密度高为62粒/百丛,低为0粒/百丛,平均35粒/百丛,幼虫密度(1龄)高为82头/百丛,低为0,平均39头/百丛。根据气候、苗情和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量、产卵情况、卵和幼虫密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3万亩,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7日~13日(防治适期)。防治药剂可选用:万铃刹、金精全铲、六月虹、手雷、长啸、穿透号、福歌、圣击等。
3、稻瘟病:今年以来,我县气温偏低,且降雨日数多,光照少,加上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为稻瘟病的发生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前期稻叶瘟在部分稻区发生并流行,一些田块出现“坐塘”现象,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预计稻瘟病将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为确保中稻安全生产,在抓好水稻两迁害虫防治的同时,切实加强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防治药剂可选用:穗穗美、施稻净、温毕科等。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目前田间尚未出现疑似病株,但白背飞虱是该病的传毒媒介,飞虱的带毒率决定着它的发生程度,预计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
二、防治建议:
1、目前正值我县大风雨季节,是水稻两迁害虫孵化及迁入高发期和稻瘟病流行高危期,各乡镇农技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深入田间调查,密切注意田间虫情动态,根据本地虫情开展分类指导,做好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并及时把虫情向当地乡镇领导汇报,组织群众开展统防统治工作。
2、防治对象田:凡是每百丛禾苗有(稻飞虱混合种群)1000头,(稻纵卷叶螟幼虫)30头以上的田块都必须喷药防治,并同时加入防治稻瘟病的药剂。
3、防治适期:6月7日~6月13日
温馨提示:为了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喷雾防治时,禾苗封行前每亩药液量最少用3桶(喷雾器桶每桶约30斤),禾苗封行后每亩药液量最少用4桶,保证每株禾苗都能均匀湿润,并且要注意喷到禾苗的中下部,否则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