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我市“123”工作法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1-07-03

  2019年以来,我市探索“123”工作法(即:建立一套档案、强化两项保障、破解三大难题),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有效解决“小厕所、大民生”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建立一套档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年度以行政村为单位实行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对当年实施的改厕户全部按照 “一户一策、一户一卡“建档立卡,精准落实到每一户,全面建立农村户厕改造档案。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项目4个、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354个,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5.77万户,全部实行“先建档、后建设、逐级验收、逐户销号” 的台帐式管理。

  强化两项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全市共投入各类财政资金52345万元。其中中、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项目资金8000万元、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专项资金18945万元、项目和资金总量均列全省第三位,市本级财政安排4300万元,县级财政通过整合项目、专项预算筹集21100万元,集中用于农村户厕改造。强化技术保障。参照国家标准,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遂宁市农村“厕所革命”技术导则(试行)》,探索形成符合遂宁实际的4大类11种改造模式,从设计、技术、标准及管护机制等方面予以规范,为农村“厕所革命”提供指导和遵循。

  破解三大难题。宣传引导破解“不愿改”难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改厕目的意义、政策支持、补助标准,引导农户自愿申请参与厕所改造。优先将改厕意愿强的农户打造成改厕样板户,以示范效应打消农户顾虑,带动面上推进。投工投劳破解“无钱改”难题。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根据不同类型的改造模式,分类确定补助标准。针对部分经济条件差、自筹资金困难又有改厕意愿的农户,在财政补助资金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采取群众自愿投工投劳方式折资解决。专业队伍破解“无人改”难题。建立由市、县两级农村能源系统为主导力量的农村户厕改造技术团队,采取外出学习、专题辅导、现场讲解等方式,每年组织对镇、村、施工队伍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壮大基层专业队伍,强化“厕所革命“技术指导,确保农村户厕建得起、用得上。(乡村治理科 供稿 审核:唐猛)

  


原文链接:http://snyj.suining.gov.cn/nydt/-/articles/23562077.shtml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