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耀州区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我区大力推广铜麦6号良种良法集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区小麦产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种子管理站在关庄镇的示范田属于典型的旱塬地,过去因为浇不上水,小麦产量一般就是每亩400斤左右,而今年通过应用铜麦6号良种良法集成技术,产量翻了3倍多。经过连续三年的示范展示,区种子管理站总结出了一套铜麦6号良种良法集成技术示范田栽培技术要点,为铜麦6号在我区的广泛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铜麦6号良种良法集成技术示范田栽培技术要点:
“一良”:种子采用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铜麦6号良种,每亩播种量为12公斤;
“一深”:深耕深翻,耕深25cm,旋耕打破犁底层;
“一增”:增施有机肥,在亩施50kg三元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生物菌肥50kg,培肥地力;
“两改”:改传统条播为目前主推的宽幅播种,幅宽6—8cm;改传统施肥为氮肥后移技术。
铜麦6号的高产表现再次证明,在当前水地小麦面临增产瓶颈,而旱地小麦增产潜力巨大的情况下,在我区大面积推广铜麦6号,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是落实“两藏战略”在种子行业的具体表现。
铜麦6号是铜川市自主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的审定。这是陕西省继2009年以来,10年内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个旱地小麦品种。它具有抗旱、抗病、抗倒伏、广适性强的特点,适宜陕西渭北旱地及黄淮冬麦区旱薄区域种植。
6月21日,“铜麦6号”现场实收实测暨全市“三夏”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在耀州区关庄镇关庄村召开。
6月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相关专家对华阴市实施的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中超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对示范田随机选取点进行实收,实收面积10734.68平方米(16.103亩),鲜重11245.0公斤,杂质0.2%,水分11.9%,平均亩产1409斤。
5月14日在铜川举行的全国首届旱区小麦种业创新及产业发展论坛和观摩现场。
6月3日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在关庄镇关庄村实地察看铜麦6号。
6月13日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栏目的直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