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开发整治中心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真抓实干,创新工作思路,紧盯项目源头管控,在充分利用“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工作成果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分县建立项目查重数据库,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与地类进行前置审核查重,克服项目选址位置重叠及地类不符等问题,推进项目查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守住国家农田建设红线。按照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政策要求,自治区农建中心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项目查重工作质量及工作时效,力求做到拟选项目全覆盖,从项目科学规范选址开始,履行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截至6月底,累计报查项目133个,核查次数累计达264次,累计参查面积118万亩,出具审核意见79份,涉及项目108个,总申报面积95.19万亩,占年度总任务的100.2%。
二是行业监管作用逐步显现。主动与各地县级主管部门对接,指导制作规范矢量数据,做到凡申报项目必审核、凡审核项目必反馈。在已出具审核意见且最终确定实施的108个项目中,首查未见重叠且地类符合的项目只有36个,占比33%,其余项目均存在矢量数据不规范、范围重叠或地类不符等情况,通过范围查重及地类核实,有效提高了行业监管的规范性,从源头上把控上图入库质量。
三是提高项目审查进度和效率。项目查重工作将范围和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分析审核关口前移,杜绝新申报项目与上图入库项目范围重叠、年度项目间相互重叠及地类不符合建设要求等问题,为项目设计和批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达到缩短时间、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建设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