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村官时评

永州市| 东安男子种200多亩梨树,产果300多吨,增收60余万元

来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1-07-11

  

  7月6日,艳阳高照,东安县南桥镇坪阳冲村周际据家庭农场的翠冠梨上市了。一大早,43岁的周际据和妻子以及雇请的工人就忙开了。

  梨园里有翠冠、青香、园黄等3个品种,咬一口肉脆、汁多、味甜,去年他家种的200多亩梨树,产果300多吨,增收60余万元。

  坪阳冲村离东安县南桥镇5公里,村里有荒山1500多亩,2003年,村支两委决定改种梨树,村里群众引进青香、翠冠等早熟梨苗。

  3年后,终于盼到梨树挂果。然而,梨子不仅质量低,产量也上不去。老百姓陷入迷茫。

  面对尴尬局面,种梨大户周际据没气馁,他查资料,问专家,搞清楚梨树的品种就是最关键的因素,他潜心钻研、严格筛选,在广西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共同开发育成新品种“翠冠梨”,打开了坪阳冲村梨子生产的新希望。

  坪阳冲村村民在周际据等土专家带领下,摸着石头过河,对种梨技术从一无所知到成为蜜梨土秀才,坪阳冲村梨子品质也相应改善了。

  过去进出坪阳冲村是条狭窄的泥巴路,梨子不好运,多靠板车拉或肩挑马驮。2020年,村里对村道进行了维修,还引资50多万元,修了2公里长水泥路,方便大货车进果园。

  好酒也怕巷子深。产量品质提升了,仅仅种梨子,给村民带来的收入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今年春季雨水多,蜜梨坐果率低,从目前情况看,要减产近一半。

  村“两委”干部意识到,规模小不行,还得扩规模,提品质,延长产业链,多管齐下,增加附加值。

  理顺了思路,坪阳冲村将蜜梨的综合开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南桥蜜梨品牌,让南桥蜜梨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提升。

  村党总支推行大户战略,协助周际据抓示范。周际据不负重托,2021年筹资80多万元,新开发400余亩蜜梨,元月全部种上梨苗,目前还有近150亩的荒山正在开发,计划年底种上蜜梨,截至当前,周际据家庭农场共有梨园面积1000余亩。

  村党总支书记伍林元也不甘落后,在原有70亩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土地流转,正在落实扩种梨园50余亩。

  在伍林元、周际据的带领下,坪阳冲村走出了一条依靠种梨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5万元。

  “个人富了不算,我们村里计划在2年内建成一个200余亩的村集体梨园,3年投产后可实现村集体纯收入20万元以上。”发展集体经济,伍林元在打着“梨”主意。

  村里计划通过技术创新,综合开发梨子系列产品,从单纯卖果向系列开发梨子果、梨子膏、梨子酒等多项产品转变,延长产业链;通过“专业协会+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模式创新发展方式,争取政府种植补贴、技术支持、农旅融合产业引导等多项政策发展梨子产业,扩大规模,把梨子产业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梨为媒,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走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致富不忘党领路,产业振兴绘新图”,村党总支书记伍林元说,我们打算用一朵梨花“绘”制振兴画卷,在伟大的建党精神指引下,实现蜜梨熟、展新图,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据悉,南桥镇种植蜜梨已超过3000多亩,仅工资性收入每年可为村民增收600多万元。全县现有蜜梨1.2万余亩,预计收入可达3000万元,目前,东安蜜梨正在热销中。蜜梨产业不仅实现土地增效和农民增收“双赢”,还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107/t20210709_19878802.html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