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相城区望亭镇积极探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融合,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完善农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争先作为,成为相城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典型,望亭镇迎湖村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自治”。望亭镇村级将人大代表工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融入乡村会客厅、化入田间地头,组建了“村民议事会”。依托村(居)民议事会,望亭镇逐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自治格局。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议事会议召集人,围绕“群众难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定期抛出议题,组织召开议事会议,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构建农村基层调解工作室,实现“法治”。望亭镇在运河公园内打造了法治文化小品,把运河公园打造成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此外,从镇级层面开辟了相城区首个“三治融合”调解工作室——御亭评理民情工作室。老乡贤、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政法等社会力量轮班坐镇御亭评理民情工作室,工作室年均调解各类纠纷800余件。2021年以来,以御亭评理民情工作室为“民间”主力,全镇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37件,调处成功率100%,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不断完善,成为一道独具相城特色的乡村之治风景线。
推进好人风气培育行动,实现“德治”。望亭镇注重以德治村,弘扬好人好事,赋能乡风文明,北太湖畔的“红色驿站·稻香人家”党群服务站里,有一面“好人”墙,专门用于展现这10多年来望亭“好人”的感人事迹。有专注于法律服务与调解工作的“最美相城人”潘士彦、数年如一日为山区儿童捐衣赠物的企业负责人马龙英、用青春谱写“乡村振兴”奋斗样本的“青农菁英”的林亚萍、还有“一个人扛起整条生产线”的战疫先锋袁传伟等,多年来,望亭好人层出不穷,从“好人现象”到“好人效应”,“学好人、议好人、做好人”已经成为望亭百姓的普遍共识。随着宣讲分享、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各类活动的持续推进,从“好人效应”到“好人风气”,德治的力量为望亭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