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嵩明县罗良村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践

来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2-02-21

  治理实践

  现在的罗良村,真漂亮!走进嵩明县罗良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村道、漂亮的村内景观。每到傍晚时分,村里总是聚集着一群群“闻香而出”赏花纳凉的村民,有时你还能遇上一个即兴的小型花灯专场。这一切的变化,要从2021年初罗良村“两委”换届说起。罗良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全是“新人”,在群众的期望中走马上任。在村组干部会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艳明动情地说:“自从打算到村任职就已经想好了,把自己交给组织、交给群众,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问题也毫不退缩,要干就要好好地干出样子来”。

  标本兼治,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瞄准村容村貌差这个“老大难”问题,村党总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靶心”,烧起了上任后凝聚民心的第一把火。面对拆除违建、清理“五堆”以及一些群众意见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村党总支不回避矛盾,村组干部主动上门听意见、讲政策,通过包村联户、划分服务网格、制定任务清单等办法,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明责任”活动,把一个个影响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突破、堵点疏通,以实实在在的人居环境提升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8名村组干部带头拆除自家旱厕、猪圈和私搭乱建等临违建筑,30多名党员带头清理搬走“五堆”等杂物,归还腾出占用公共空间。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引导260余户群众拆除违建16宗,拆除闲置危房和残垣断壁10宗,清除“五堆”460个,拆除简易厕所56个,清理垃圾6000立方米。全村党员共出义务工160个,开展主题党日、义务大清扫活动20余次,卫生保洁12次,清理排污沟渠20余条,投入劳动力2800余人次。 同时,村党总支将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创建、污水治理、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长效机制,广大村民实现从“看他干”到“我来干”的思想转变。

  就地取材,扮靓人居环境“新颜值”。围绕提升村庄环境“面子”和“里子”,村党总支充分激发和调动村民的首创精神,烧起了上任后争取民心的第二把火。 俗话说“当家才知柴米贵”,村党总支精打细算,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在村内新建小广场小花园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16个、公厕1座,种植多种花卉苗木11万株,绿化河堤386米,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同时,引导大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号召村民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在村组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把家里的老旧自行车、打谷机、猪食槽、石水缸、坛坛罐罐等“传家宝”捐献出来,干部群众自己动手收集改造2000个废旧轮胎,做成了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花篮栽花种草,扮靓村庄。村内道路两侧已是绿意葱葱的景观树,原来杂乱的角落里,早就收拾干净,布满了颜色鲜亮的小“花篮”,村民还自发照顾起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大家都说现在路宽心更宽,村美心更美了。

  因地制宜,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村党总支结合优势探索强村富民发展模式,烧起了上任后振奋民心的第三把火。随着周边产业调整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村里的采石场都关停了,村民少了经济来源,必须要转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维方式。村党总支经多方实地调研考察,采取以“党建引领 ”壮大集体经济的模式,在2000多亩荒地上种1.2万株果树苗,在林下发展中药材、野生菌等经济作物种植,预计三年后每年可为集体增收10万余元,探索出一条立体高效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优势,成立了罗良商贸有限公司,2021年公司承揽了多个道路景观绿化提升项目,为集体增收达6万余元。积极注册推广罗良“滇中泉”品牌矿泉水,并成功推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现在,村党总支发展的信心更足了,集体流转了800余亩土地,计划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建设农耕文化、特色饮食、民俗住宿于一体的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打造一个山更青、水更绿的美丽罗良。

  

  

  

  


原文链接:http://nyncj.km.gov.cn/c/2022-02-21/42836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