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石林县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从“思考”出发,在“探索”中改变,“创新”五步工作法。
思考:围绕群众关注点,着力实施“美丽庭院”创建活动
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对农村居民追求美丽宜居生活环境需求的积极回应。为示范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石林县召开了2022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防贫监测调度暨巩固拓展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镇创建现场推进会,制定出台《石林彝族自治县2022年“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在全县农村范围内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明确工作任务,实行分片包点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确保责任到位,合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各乡镇(街道)组织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实地观摩了人居环境示范村长湖镇阿着底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听取“名誉村长”李艾东教授和村组干部对建筑外观风貌、建筑内部装修、庭院风格打造、家庭环境美化和绿色植物种植等方面的建设思路,也借鉴矣美堵村、阿乌村等建设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构思乡镇(街道)、行政村两级“美丽庭院”试点村选取工作。
探索: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石林县改变以往传统会议模式,大量采取现场观摩会的方式,到现场、到田间地头,让乡镇(街道)间、职能部门间相互学习借鉴,促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重点再突出。以点带面抓推进,形成干部有发展动力和愿望,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的氛围,克服“等靠要”思想,做好村庄规划和项目包装。在抓好示范点位建设推进的同时,进一步抓实环境面上的拓展,树立相互竞争、相互评比的意识。
石林县将每两个月定期召开现场会,各乡镇(街道)着力做好责任传导工作,激发村组干部内生动力,积极创建人居环境示范点、示范村,主动申报观摩点。建立“美丽乡村”激励机制,重点支持经过整治、改善后有变化、有成效、愿意干事、能干成事的乡镇(街道)和村组。总体思路上让一部分镇村先动起来,突出榜样效应,发挥“追得上”“补得齐”“拉得起”的争先创优作用,示范带动全县广大村组和群众共同行动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创新:创新“五步工作法”,人居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
石林县通过现场会、红黑榜进行评比、排名,树立干事创业导向,建立比学赶超激励机制。石林县创新提出“扫、收、拆、补、建”五步工作法,循序渐进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围绕“点面结合”,“扫”出一片新面貌。以美丽乡村创建引导群众思想观念改变,村民崇尚干净和爱护环境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激发村民主观能动性,做到视觉范围内先扫干净,实行网格化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日常保洁维护。二是围绕“方向更明”,“收”出一股好风气。有效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清理残垣断壁,解决乱堆乱放问题。三是围绕“生态更美”,“拆”出一方新天地。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参与,持续掀起清拆热潮,对村内的临违、不雅建筑和破旧房屋进行拆除和修整,盘活村庄开发边界内的存量用地。四是围绕“满意更多”,“补”出一番新气象。补种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激励有条件的村建小公园,使各村空闲地得到综合利用。五是围绕“基础更实”,“建”出彝乡新面貌。在“补”的基础上再注重文化点缀,持续抬高“美丽乡村”标准,完善文化公园设施,逐个推进,不断升级,全面实现村庄清洁、庭院美丽、乡风文明,进一步为石林县乡村振兴发展工作提供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