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让网上祭祀成为一种文明习俗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2-04-07

  清明节,是追思和缅怀的日子。为缅怀革命先烈、厚植家国情怀,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湖北省文明办依托湖北文明网开设“清明网上祭英烈”专题,号召全省青少年利用清明节期间积极参与网络签名寄语活动。(3月30日 湖北文明网)

  正逢一年春草绿,又到清明祭奠时。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提着鲜花、水果、点心等祭品前往墓园凭吊故人。湖北文明网开设的“网上祭英烈”专题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在网上向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值得推崇。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节祭祀亲人,既是人们怀念逝者的重要节日,也是体现亲情和孝道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不仅仅是春祭节日,还有着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网络祭祀不失是一种很好的祭奠形式。尽可能减少聚集,是最大限度避免疫情扩散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很多地方将墓园、追思苑、树葬等祭奠场所实景网络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给故人创建虚拟陵墓,通过留言、献花圈等形式哀悼先人。利用网络方式对逝者进行追思和悼念,虽然没有了缭绕的烟雾和振耳的声响,但那逼真的场景,比起现场烟雾缭绕的祭奠更具人情味。屏幕前那摇曳的烛光、袅袅的炉烟,别有意蕴。倘若再献上一束康乃馨,留下一段感人肺腑的真实话语,以抒发自己的深切追思,更有一番意境。网络祭祀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网络祭祀为人们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祭祀方式和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推广网络祭祀,避免和消除封建迷信和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在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的共生中,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渗透,也给网络祭祀和传统文化融合带来新的契机。作为一种全新的祭奠方式,网络祭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网络祭祀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通过网络祭祀,多开展一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明祭祀活动,促使人们回归自然朴素的节日祭奠,打造清明节厚重的文化氛围,丰富清明节文化内涵,引导人们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对优秀传统节日清明节最好的诠释和传承。

  不仅如此,清明节是高雅的民族传统节日,网上祭祀也要多一些文化底蕴,多一些人文情怀,从而促使传统节日返璞归真,使清明节更具品质。只有让网上文明祭祀成为一种新常态、新习惯、新风尚、新习俗,才能营造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风清气正的绿色清明。(王传合)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wmcj/202204/t20220401_7114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