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引凤筑巢 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来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2-05-1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晋宁区坚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重要位置,千方百计搭建乡村人才发展平台,凝聚“领头人”、“村里人”、“返乡人”之力,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凝聚“领头人”之力,强乡村振兴“家凤”。一是以村“两委”换届促班子选优配强。围绕“有”什么样的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三大问题,创新建立抓基层党建责任落实“红黄蓝”体系,开展“百村大调研”,实行“一肩挑”候选人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双层级”考察谈话,“两委”班子成员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二是以头雁“熔炉”计划促能力提升。实施农村头雁“熔炉”提升计划,分层级、分类别举办专题培训班。将行政村、村小组两级党组织书记纳入县、乡两级党委年度干部教育主体班次培训计划,积极动员村干部参与“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让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专起来、强起来。三是以“晋宁好支书”选树促典型引路。在组织做好“云南百名好支书”、“昆明好书记”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晋宁区示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暨“晋宁好支书”选树工作,对选树的“晋宁好支书”给予奖励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树立鼓励先进的鲜明导向,营造积极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凝聚“村里人”之力,育乡村振兴“精凤”。一是加快培养乡村产业人才。聚焦“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对返乡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类专家大讲堂以及互联网、电商、乡村CEO等现代生产经营实用型技术培训。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办昆明市晋宁区“农民业校”的实施方案》,全区乡镇(街道)及涉农行政村“农民业校”分校挂牌率100%。建立区、乡、村三级师资库,分别建立了4个区级、23个乡级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点,完成培训96518人次。二是选优建强乡村治理人才。加强乡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优化网格员设置,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加强乡村法律人才使用,二街镇在全省先行先试“一村一律师服务”,聘请律师事务所提供村级公共法律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稳定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实施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培养工程。对乡村医生实施区招、乡聘、村用,开展专业培训、继续学历提升、委托培养。以“教科研训一体化”发展为主线,邀请省市名师团队为乡村教师开展学科培训,加大乡村教师交流力度,目前全区已有170名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在乡村任教。

  凝聚“返乡人”之力,引乡村振兴“新凤”。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注重本土人才返乡,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昆明市晋宁区2021年人才工作要点》,建立区级农村优秀人才库(重点回引库)1个共135人,乡镇(街道)分库8个共174人。根据学历、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将青年人才进行分类,纳入青年人才库,目前已回引青年后备人才135名。二是健全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落实《建立村干部岗位补贴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对愿意回村发展且符合条件的人优先推荐入党,优先考虑纳入村“两委”班子。切实创造人才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让“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来,让返乡青年人才有事做、有成就、有奔头。三是创新实施“双百”培育工程。制定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培育工程的实施方案》,选派11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17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率先建立乡村CEO+村“两委”主任+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的年轻人才团队,有力推进鲁黑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安村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村项目建设。四是扎实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制定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关于“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选派专业对口、具有专业学术背景、扎实业务能力和服务基层良好意愿的130名人才,对口帮扶全区125个行政村,实现应派尽派。鼓励各类选派人才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经验、人脉等资源,通过“定期到村+远程指导”等方式开展支持服务。五是积极开展“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制定印发了《昆明市晋宁区“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晋宁区干部回乡规划人才振兴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230名回乡干部指导125个村高质量完成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振兴方案各125篇、共625篇,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ncj.km.gov.cn/c/2022-05-09/43696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