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张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解决好产业这个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才有了根和魂,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技术流向农村,所以要毫不动摇地抓产业、促发展。如何以一域之彩谋全局之兴,以小支点撬动大杠杆,推动乡村振兴由点到线扩面提质增效,必须结合乡村实际,重点做好三个“突出”。
一是推进“一村一品”,突出特色优势。山西大同云州区将小黄花做成了大产业,年产值达11亿元,建成12家龙头企业,打造出6个国家级品牌,成为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小黄花的大成就源于找准了方向,公安县黄山头镇农业产业面临基础薄弱、力量分散、主导产业难以聚焦定型的相似难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按照该镇“一廊两带三区”发展布局规划,大力支持马鞍山村推进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低价走量到精致盆栽增效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带活“旅游后备箱经济”。天保村、老贯溪村深耕虾稻连作,曾口村、新堤村发展优质蔬菜,创建地理标志品牌,同时依托黄天湖、电排湖发展高端鳜鱼生态养殖,打造黄山头除腊肉炖春笋之外的另一道美味佳肴。
二是结合政府主导,突出市场优势。按照政府打基础、市场促发展、群众有收益的发展思路,党委政府搭台,做好政策扶持、完善基础配套、健全服务保障,在要素保障、土地流转、利益联结上搭好架子,为市场主体引进和落户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持。重点支持宏莲合作社申报市级龙头企业,打造“拴心留人”的营商环境。今年,促进该合作社扩大投资规模,创建博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闯新路、创新品。
三是强化延链补链,突出发展优势。坚持强基固本、龙头引领、三产融合“三步走”,促进资源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力度,探索畜牧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促进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聚焦家乡东进农牧,在原有的年出栏20万头生猪基础上,发展有机肥厂、家庭农场、饲料加工厂,形成四厂合一新格局,有效促进养猪业废料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带动传统单一型农业向复合生态型农业转变,在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同时,引进市场主体,带动土地流转,吸纳就近务工,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