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到昆明市调研乡村建设

来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2-10-29

  9月15日—16日,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段绍任同志带队,率调研组一行到昆明市实地调研乡村建设,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雁昆、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光耀陪同调研。

  

  93124650ec17a8a8aed754ae2e12c76

  段绍任一行先后深入昆明市空港经济区大板桥街道花箐社区严家庄村、嵩明县小街镇积德村、东川区阿旺镇岩头村、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等9个村,实地调研昆明市在推进乡村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详细了解各村乡村建设推进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要求。

  段绍任对昆明市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强调,乡村建设行动是今年“三农”工作“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之一,昆明市要提高政治站位,扛起职责使命,切实增强推进乡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要突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要紧扣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资产等要素,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不撒“胡椒面”,集中力量打造品牌、树立标杆。二要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合理规划村庄布局,持续整治美化村庄环境,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等资源,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三要强化产业支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统筹整合资金支持乡村建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探索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示范典型。雁塔村、严家庄村、光崀大村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生态资源,采取“社会资本+集体+农民”的模式,打造花巷雁塔、知青民宿等“网红打卡点”,推动农文旅集群发展,积极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岩头村、李子沟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引入市场主体,突出“一村一品”,打造“岩头冬桃”、“开花洋芋”等特色品牌,建立“基地兴农”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一条“组织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致富道路,打造产业发展示范村。小渔村、鲁黑村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成功走出一条项目驱动、农文旅融合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打造生态保护示范村。积德村、凤仪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探索了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经验,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提、自己议、自己干”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

  

  

  

  


原文链接:http://nyncj.km.gov.cn/c/2022-09-22/45284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