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小麦成熟在即、丰收在望,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即将全面展开。为打好“三夏”农机化生产这场硬仗,市农业农村局提前部署、积极行动,全面强化农机保障和服务,全力做好“三夏”小麦机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夯实基础。“三夏”期间,全市预计投入农业机械10万余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2万台左右,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
一是强化组织推进保障。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工作会议,对今年“三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成立“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会商调度全市机收机播工作,并与交通运输、公安交管、气象等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保障“三夏”农机化生产有序开展。制定印发《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实行分片包县责任制,成立20个包联组,由县级干部带队分包联系县(市、区),加强综合协调调度,确保机收会战顺利进行。
二是强化跨区作业服务。组织各县(市、区)在辖区高速口和国道交界处设立农机作业服务站或小麦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30个,公布农业农村和交通运输部门联系电话,安排值班人员,配备矿泉水、小毛巾、明白纸等必备物品和安全宣传资料,为来邯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提供信息咨询、作业线路指引等服务,帮助作业机手排忧解难,有序引导机手参加机收会战。为组织调度和跨区作业做好准备,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1494张。同时,积极与市交通运输部门对接,对承运跨区作业机械车辆落实免费通行政策,做到跨区作业“保畅通”。
三是强化夏收应急服务。制定印发《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建立有力有序有效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针对极端天气、转运不畅、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情况,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应急处置措施。全市成立了20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三夏”期间依托乡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服务组织,成立应急服务小分队。市、县公布24小时服务热线,专人值守,服务“三夏”机收工作,及时帮助农户解决机收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连续阴雨天,全市已准备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204台,建立机具台账,落实到作业机手,并与许昌市、漯河市等7个市建立互助支援机制,确保不利气象条件下机收顺利进行。
四是强化农机机具调度。扎实开展机收供需摸底调查,提前核实机收机播面积、机具供需、跨区作业情况等重要信息,提前联系在外作业机械按计划如期返回,组织外引机械及时到位。目前,全市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95万台,预计引进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台左右,已基本对接落实。提高农机作业计划性,大力推行订单作业,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作用,积极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整合全市农机资源,推进县域间建立合作机制,利用各地作业时间差,调配进行跨县跨乡作业,最大限度提高农机作业效率,预计每天收割最高达到80—100万亩,6月6日左右开始收割,6月13日基本完成夏收任务。
五是强化三夏安全生产。对投入“三夏”的各类农业机械进行全面检修保养,截至目前已完成检修10万余台(套)。结合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机维修网点,组建农机维修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维修服务。组织人员进场入院、到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和隐患排查活动,发放农机安全、机具保障等有关宣传材料2万余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对农机手和操作人员,开展驾驶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和跨区作业知识培训,提高机手作业质量,防止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共培训机手2.96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