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博罗:守护万亩罗浮锥 激活绿色大产业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3-07-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南粤大地的山山水水牵挂于心,对广东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推进美丽广东建设、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广东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盛夏七月,沿着博罗县罗阳街道寨头村的“万亩罗浮追绿”登山步道拾级而上,两旁错落有致的树木婀娜多姿,林间偶尔吹过一阵微风,为运动暴汗的游人带走了疲惫、带来了些许清凉。

  “空调叹久了,就想远离城市喧嚣,拥抱大自然。爬爬山,出身汗,我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来自惠州市区的郭女士说,她趁着调休,与两三名好友一起到这里“森呼吸”,好不惬意。

  在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寨头村,有一处全省罕见的大面积罗浮锥天然林——这里有罗浮锥1万多亩、罗浮锥古树园2个,树龄最长的达500年。借助天然林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博罗县按因地制宜、宜游宜景的原则,打造了万亩罗浮锥园,修建了登山道。在此基础上,将深入挖掘罗浮锥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内涵、药用价值等,打造集休闲健身、自然体验、科普教育、景点观赏、产业发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以激活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博罗县罗阳街道寨头村的万亩罗浮锥天然林郁郁葱葱。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坚守

  守住一片林 护好全村人

  说起万亩连片的天然林,很多人认为应该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存在。而位于寨头村的罗浮锥天然林距离博罗县城仅约10公里,距离惠州市区约20公里,是名副其实远尘嚣、近繁华的“都市后花园”。

  罗浮锥,其命名标本采自广东博罗(罗浮山),其寿命较长,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及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华南优良乡土阔叶用材树种和优质的蜜源树种,集生态、观赏、经济等应用价值于一身。虽然罗浮锥林生长适应性强,分布广,但纯林很少。

  按理说,罗浮锥木材纹理直,是优质的木材树种,在市场上可以轻易地卖出好价钱。然而,过去几百年时间,这里的罗浮锥树不但没有被砍伐和卖掉,反而被很好地完整保留下来,这里头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寨前村是一个移民村,刚到这里的始祖先民认为‘树木有灵’,这片天然的罗浮锥就是我们的‘风水林’,不可轻易破坏。而现实中,罗浮锥树确实守护着我们:它给我们提供食用的果实,为我们挡风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寨头村猪含符村民小组组长蔡国稳说,30多年前,童年的他和姐姐常常在这片山上疯跑,还经常在树下捡锥子,回家炒了吃,板栗般的香味承包了他们整个童年的快乐。

  蔡国稳介绍说,正是因为始祖先民选择了这个“藏风聚气”的宝地作为休养生息、繁衍子孙之地,在一代又一代村民的坚守和保护下,让罗浮锥林得到了最好的保护。慢慢地,整村人都达成共识,认为只有守住一片林,才能护好全村人,从不对罗浮锥进行人为破坏,才最终保留下这片万亩规模化连片生长的天然罗浮锥林。

  经过数百年的守护,在这里形成了2个罗浮锥古树园,现有罗浮锥古树50多株,其中树龄最长的达500年。凭借这些天然资源优势,目前,寨头村罗浮锥林已申报“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并计划将其建设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绿美古树园,打造绿美广东的“博罗示范”。

  保护

  耐寂寞甘清贫 共护绿水青山

  “看看,这是我们村里一口井的水质检测报告,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且水总体呈弱碱性。”采访中,博罗县罗阳街道移民办主任陈剑锋拿出了一份报告,显示是今年6月由博罗县疾控中心出具的,水质pH值为7.38。他自豪地说,“这就是保护好罗浮锥林的结果,如今,它以良好的生态反过来滋养我们。”

  事实上,守护万亩罗浮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20多年前,有商人看中这片山林,想承租后改种桉树。“那个时候,不管是村集体收入,还是村民收入都很低。商人出价每亩大几十元,有个别村民在经济利益前动了心,将山林地租出去了。”陈剑锋说,获知这种情况后,村小组负责人十分焦急,给村民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最后劝服村民放弃短期利益,退钱不外租,才让罗浮锥免于乱砍滥伐。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熬得住清贫,方能等到花开。如今,万亩罗浮锥林的绿色动能逐渐被激发出来。今年2月,罗阳街道寨头村万亩罗浮锥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开始抢抓绿色发展新机遇,探索走出一条以“资源换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4月,博罗县“万亩罗浮追绿”登山绿道启用,吸引了惠州市民乃至周边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感受万亩罗浮锥林的盎然生机。登山道全长约7公里,同时沿步道修筑了黄山顶、龙头山等2个观景平台,配套了千孙湖、将军湖、龙头山、黄山顶等4个停车场。

  如今,闻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生态绿廊中体验“森呼吸”,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惬意时光。据统计,每逢周末,“万亩罗浮追绿”的客流量超过1800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单日客流量更是突破2000人次。“项目的落地,既为村民打通了管护森林的路子,也打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既保住了绿水青山,也逐渐赢得了‘金山银山’。”陈剑锋说。

  发展

  养护好生态 守得青山成“金山”

  “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就有路过的游客问我这里能不能提供住宿、能不能在这里吃饭。”寨头村猪含符村民小组村民蔡彭寿说,他在村里有一幢两层半的自建房,原来是半闲置的村屋,如今却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

  “罗浮锥是优质的蜜源树种,而这里有罗浮锥的纯林,能酿造出高品质的罗浮锥蜜。”寨头村村民、惠州市寿康源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丽萍说,在这里酿造的罗浮锥蜜品质上乘,呈琥珀色,且口感细腻,有天然的麦芽香味,备受顾客欢迎。因此,2019年5月,她牵头成立了蜂蜜公司,公司蜂蜜年产量达65吨,年产值近300万元。同时带动了当地十多户农户就业,为每家农户年增收5万~10万元。

  享有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的万亩罗浮锥林,该如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养护好生态,带来好光景。与日俱增的人流量,给当地带来了商机和新的发展机遇。

  “罗浮锥林涵养了水土,借助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保护、开发、利用好山地资源,发展乡土特色产业和休闲旅游业,为村民奔康致富打开新大门。”寨头村党支部副书记蔡月修介绍了村里为移民后的村民作出的愿景规划,希望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家里住不完的房间,我想拿出来做民宿,为游客提供便利,也为家庭增加收入。如果可能,我还想开一家农家乐!”蔡彭寿虽已年过六旬,但丝毫“不认老”,准备在村里自主创业。

  “接下来我们公司将做些延伸产业,如柠檬蜂蜜、蜂蜜茶等。在销路逐渐打开后,还可能继续扩大产销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曾丽萍瞅准了“商机”,正准备扩大经营范围,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据博罗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好山好水,博罗县将充分挖掘万亩罗浮锥资源,树好罗浮锥品牌,以打造绿美广东乡土阔叶林示范带、特色绿美古树园为目标,融合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功能,不断激活博罗绿色产业。接下来,该县将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规划建设一批垂钓台、休憩驿站、民宿等配套设施,通过开发旅游产业,做到“还绿于民”。同时,带动周边农村农副产品销售,让村民逐渐富起来,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名词解释 罗浮锥

  罗浮锥,壳斗科,锥属,其命名标本采自广东博罗(罗浮山),寿命较长,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及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华南优良乡土阔叶用材树种和优质的蜜源树种,集生态、观赏、经济等应用价值于一身。

  罗浮锥生长快,分布广,但纯林少,常与拷树、南岭拷、钩拷、苦储、甜储林相交错,外貌深绿色,林冠浑圆微波状起伏,林内光照较弱,总郁闭度0.8以上。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罗浮锥林是我国湿润亚热带地区难得的自然地理景观,也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护大好河山的水源林和保持水土的绿色屏障。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骆国红 通讯员贺应科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fpzx/content/post_50309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