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武汉乡村完成“三变”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在武汉市郊农村推行“三变”工作,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助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市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合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围绕“三变”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三变”基础。2017年以来,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7号),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21年全面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数据录入工作,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情况统一纳入平台进行动态管理。目前,纳入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管理系统的集体经济组织1767个,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近240万人,实现了农民到股东的转变。
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一是推动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先后指导黄陂区花乡茶谷、黄陂桃源集亲子小镇、新洲问津书院景区获评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全市现有3A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景区33家。二是推动新城区全域旅游建设。深化黄陂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指导东西湖、新洲、蔡甸、江夏等区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黄陂区木兰乡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新洲区仓埠街道项山村等5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九真山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东西湖区茅庙集旅游休闲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蔡甸区索河街道获评湖北旅游名镇,江夏区五里界街群益村等5个村获评湖北旅游名村,黄陂区武汉百联奥特莱斯主题街区获评湖北旅游名街。三是培育乡村文旅带头人。推荐5人获评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称号,9人获评省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称号,聂权、袁惠文等4位同志分获文旅部、省文旅厅资金扶持。
三、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激发“三变”新动能。印发《武汉市农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五年行动计划》(武农组办文〔2021〕8号),以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要载体,实施“国企联村”、“村社共建”、“人才兴农”等行动和计划,落实土地政策保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鼓励奖补示范带动等,每年扶持5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每年新增20个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探索土地合作型、乡村服务型、物业经营型、资源开发型、混合经营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农村低效用地和闲置资源,释放发展潜能,让资源活起来,农民富起来,激活集体经济内生动力,赋能乡村振兴。
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脱贫村共同富裕。加大脱贫村产业调整力度,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建14个、续建19个特色产业园;全市衔接专项资将进一步向特色优势产业、向特色产业园倾斜,投入比例将不低于60%。深化消费帮扶,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财政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会职工爱心消费政策落实。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集体和脱贫群众增收。指导各区强化确权到村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和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的运营管理,加强光伏帮扶电站运维管护,确保持续获得稳定收入。盘活村集体闲置的土地、水面等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增收。
在此,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村集体通过“三变”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8日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