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2023年全区农业重大协同推广项目——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优质水稻绿色节水高效栽培技术顺利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掘玉米和水稻单产提升水平,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加强各盟市间交流学习。8月1日-4日,全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优质水稻绿色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暨良种良法技术现场观摩培训班在兴安盟召开。
自治区农牧厅科教处处长马晓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王志刚、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顾春梅、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董国忠、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作物技术处处长贾利欣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玉米、水稻协同推广项目技术首席、推广首席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兴安盟农研所等有关项目协同推广单位和8个盟市、28个旗县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共9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培训班采取田间观摩、现场专家授课、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与会代表先后深入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项目示范基地和优质水稻绿色节水高效栽培技术项目示范基地进行参观调研。各项目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对基地建设内容、试验示范开展情况、创新亮点及典型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代表同当地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同首席专家咨询问题难点。
此次观摩培训班采取专家现场讲课教学的模式,让各位与会代表更直观的学习到玉米、水稻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马架子嘎查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项目示范基地,王克如研究员讲解了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包括玉米后期籽粒发育规律、灌溉施肥技术要点、后期病虫害防治重点等内容,同时强调玉米生长发育后期要进行护根养叶,保障籽粒养分供给,实现高产。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哈拉黑村优质水稻绿色节水高效栽培技术项目示范基地,顾春梅研究员、董国忠推广研究员分别就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和水稻后期叶龄诊断、水稻高产田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两位专家强调水稻优质高产一定要做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粒”。
8月4日下午,各盟市代表围绕本盟市玉米、水稻生产实际结合2023年项目开展情况、典型亮点、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进行室内交流汇报。兴安盟农牧局张兴安二级调研员致欢迎辞,马晓昀处长对玉米、水稻协同推广项目开展情况予以高度肯定,同时提出要做到提前谋划、善于总结、善于宣传、积极推广,充分发挥协同推广优势,要将好的技术、好的措施落地生根,真正服务于民。
最后,马日亮推广研究员、王志刚教授,聂丽娜推广研究员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强调当前正值玉米、水稻生长关键时期,通过此次观摩培训活动,各地要总结经验,突出重点,做好玉米、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加强宣传工作,密切与科研高校部门联合,加速成果转化,为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提供技术支撑,真正为老百姓提供爱用、会用、实用的好技术。
此次观摩培训班的顺利召开,为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也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兴安盟将加速此次观摩培训成果转化,扬长处,找不足,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推广团队优势,打造典型,注重引领,进一步推进落实项目工作,确保各项目取得实效。
信息来源: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