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全市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动员部署会召开。市委书记袁方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坚定不移走好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六个之路”,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和美乡村成为长三角“白菜心”的靓丽风景。市委副书记、市长葛斌主持。钱沙泉、吴桂林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精神。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博望区、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了发言。
袁方在讲话中指出,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大部署,是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具体抓手,是补齐“三农”工作短板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感紧迫感,对标学习沪苏浙、瞄准“杭嘉湖”,经常性对照检视“五问”,争创一流、争先进位,加快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乡村建设新格局。
袁方强调,要拉高工作标杆,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引领,推进精品示范、全域提升,打造和美乡村“马鞍山样板”。要突出规划引领,做好城乡融合的大文章,因村制宜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务实管用抓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供水、电网、网络等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要突出产业兴旺,做好富民强村的大文章,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做精“土特产”,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工程,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要突出生态优先,做好绿色发展的大文章,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村庄“微改造、精提升”,开展“绿美马鞍山”行动,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康养、休闲旅游等业态。要突出文化赋能,做好以文兴村的大文章,大力培育文明乡风,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传承弘扬乡村特色文化,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整合文旅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一批民宿集中区,策划节庆活动和体育文化赛事,以活动集聚人气、扩大影响。要突出人才支撑,做好筑巢引凤的大文章,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加大“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培养力度,探索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开展乡村振兴“带头人”评选,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要突出治理创新,做好乡村善治的大文章,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做实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创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建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袁方强调,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主抓、分管领导要领办,县区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市直相关部门要制定实施专项方案,市推进小组办公室要牵头抓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强化要素保障,构建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保障乡村建设用地需求。要强化宣传引导,总结推广基层典型案例,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培育品牌,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要强化督查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葛斌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坚持对标对表、提高站位抓推进,按照中央及省、市委部署,突出“好”字当头、“快”字当先,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确保走在全省前列。要坚持善作善成、持之以恒抓推进,高标准编制乡村规划,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面加强乡村建设的人才、土地、资金等保障,做到规划先行、产业先行、要素先行。要坚持知责尽责、协同高效抓推进,健全专班运行、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压实属地、部门等各方责任,推动想在前、干在前、冲锋在前,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记者 柴胜松 高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