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科学储粮,解决“地趴粮”问题,梨树县多措并举助力农民科学储粮,确保储粮安全,增强粮食议价能力,真正实现从“丰收”到“增收”的转变。
走进梨树县铁华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院内,一眼望不到头的储粮栈子里装满了金黄色的玉米,一场大雪过后,栈子顶部已覆上一层厚厚的积雪,看着储存好的玉米,十家堡镇铁岭窝堡村村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过去村民们收了玉米,就往地上一搁直接‘地趴’,虽然省事儿但不省心,总是担心雨雪天气给捂坏了,现在我们都码上了栈子,再也不用操心了,虽然刚下了一场暴雪,但我们的粮食基本没受影响。”
看似简易的“玉米栈子”却成为农民丰收不减产的“法宝”。多年来,梨树县始终致力于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守护好“大国粮仓”,现如今,梨树县各地的农户们都转变了储粮观念,收获后的玉米不再“地趴”而是放在“玉米栈子”等节粮减损装具中,这一简单的小变化让农户们实现了增产和增收。
“我们铁岭窝堡村为了扩大科学储粮面积,由村里领办合作社建起了300米长的立体栈子,储粮可达到160万斤,大大解决了村民们的储粮难题,在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带头科学储粮,进行入户宣传,普及安全储粮技术知识,引导农民改变储粮习惯,主动采取科学储粮方式。”十家堡镇铁岭窝堡村党支部书记说。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1/t20231114_88354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