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涉农政策

关于《关于加快道地中药材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来源: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4-01-21

  

  一、制定《实施意见》的必要性

  1.国家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2023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作为八个重大工程之一,提出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委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

  2.湖北省重点打造“十大楚药”。2022年以来,我省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文件,要求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打响道地药材品牌,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15日省政府公布“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结果,我市黄精入选十大楚药,金刚藤入选五大特色药材。

  3.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2021年3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咸宁市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事项推进实施方案》,大健康产业作为重大产业,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亲自抓。2023年1月,市委主要领导在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批示“我市要抓住道地药材这个关键抓出特色来,抓住大健康产业提升质量和规模”。发展大健康产业要抓住中药材这个关键。

  二、制定《实施意见》的可行性

  1.有一定基地面积。截至2022年底全市各类中药材(含野生及仿野生)种植面积29.38万亩,主要品种有黄精、白芨、金刚藤、钩藤等30余种,其中黄精、白芨种植面积分别为9.46万亩、3.6万亩。在优势品种布局上,通城县重点发展“隽六味”(黄精、重楼、白芨、白术、金刚藤和钩藤)道地药材;崇阳县重点发展“崇六味”(黄精、白芨、射干、虎杖、石菖蒲、乌药)道地药材。在区域布局上,以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咸安区为核心建设幕阜山中药材产区,部分乡镇逐渐成为药材主产区:一是以通城县石南镇、沙堆镇等乡镇为核心的金刚藤产区;二是以通城县隽水镇、塘湖镇,崇阳县铜钟乡,通山县杨芳林乡为核心的黄精产区;三是以通城县大坪乡为核心的钩藤产区;四是以崇阳县石城镇、通城县隽水镇为核心的白芨产区。

  2.各地区高度重视。近年来,以通城县、崇阳县为代表部分县(市)出台系列措施,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通城县打造金刚藤特色道地药材,2019年通城金刚藤被省政府确定为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2020年成功创建部级中药材(金刚藤)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300万元)。崇阳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道地药材之乡”和黄精大县。通山县制订了《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扶持发展。咸安区立足打造中医农业产业,在双溪桥镇毛祠村集中流转4000亩土地,打造特色中药材示范园。

  3.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新培育市级中药材龙头企业6家,全市中药材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7家,其中咸安区3家,通城县4家,崇阳县6家,通山县4家。如:湖北瑶乡御草药业有限公司建有800平米组织培养厂房,2800平米的基质育苗厂房,年育苗能力达到2000万株。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通过自建、合营扶持了12个专业合作社共建成中药材基地8000亩。崇阳县叶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合作社”在方山村带动农户20余户,发展白芨基地2000亩。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金刚藤糖浆、金刚藤胶囊被评为全国妇科用药“十佳”品牌和湖北省名牌产品。真奥金银花药业有限公司拳头产品“金银花口服液”,单品种销售过亿元、极具市场竞争力,占同类产品市场份额90%以上。

  三、关于《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1.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一批金刚藤、黄精、白芨、虎杖、射干、葛根、金银花等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2.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广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推进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制(修)订一批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示范推广3-5种中药材林下种植模式。

  3.建设生产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道地药材经营主体,着力引进和扶持一批中药材龙头企业,加快产地贮藏设施设备建设,加强道地药材主产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构建道地药材产销信息监测网络。

  4.推动产业化发展。深入开展道地药材大企业、大品种、大品牌培育。支持通城、崇阳、通山、咸安等地打造特色中药产业园区(基地)。

  5.强化质量管控。健全中药材产业标准体系,建立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构建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强化中药材生产管理。

  6.打造道地药材品牌。加大品牌注册和宣传力度,支持通城金刚藤、崇阳黄精、通山黄精等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原产地认证、绿色有机中药材认证等,逐步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实现品牌赋能产业升级。

  7.推进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开发“三链”:药食同源产业链(黄精、莲子、葛根)、消炎抗病毒产业链(金银花、金刚藤)、美容产业链(白芨),扶持“两药两料”:饲料、肥料、农药、兽药。

  8.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依托药姑山李时珍采药、葛洪传说、九宫山道教养生文化、瑶医药文化等中医药文化资源,结合我市自然生态资源,开辟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路线,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原文链接:http://nyj.xianning.gov.cn/xxgk/zc/zcjd/202401/t20240110_34351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