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副省长陈平到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调研。省政府副秘书长薛超文、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青岛市政府副市长宋明杰、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明东参加调研,青岛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袁瑞先汇报有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青岛坚持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以数据平台整合农业农村信息资源,以智能装备变革传统农业生产。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中心、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联合签订三方协议,正式启用“青农云脑”。
全市171类4568万条涉农数据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共享应用,云网融合、算网融合、云算一体加快推进,“服务、保障、决策、管理、调度、指挥”六大功能无缝衔接,数字农经、智慧畜牧、质量安全等15个数字化应用场景逐步完善,5900余家农业生产主体、1600余家农药经营主体、6万余个养殖主体和80余家镇级农产品快速检测站纳入平台监管,并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系统。青岛先后获评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省级智慧农业试验区,连续两年获批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陈平在调研时指出,青岛市在打造智慧农业新场景、推进监管精准化、推进服务高效化、催生乡村产业新业态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要不断总结提炼并深入研究“莱西经验”等一批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好经验好做法。青岛城市环境好、产业基础强、开放程度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空间和重要支撑。作为典型的“大都市带大农村”发展模式,近年来,青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农业农村面貌实现了较大提升。下一步,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力在乡村全面振兴上提质增效,坚持品牌化引领,做优农业产业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在建设农业强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