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润泽大地,正是春耕备种好时节。3月1日,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农科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冒着细雨,又一次踏上龙门县龙江镇的乡村小路,和龙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龙江镇农办工作人员一起进村入户,送种上门,授技于田,与农户共同制定种植规划,优化品种结构,为春耕生产做好技术领航。
“知道你们送花生种子来,我已经提前整好地了。”龙江镇路溪村村民姚新南迫不及待地领着科技特派员来到田间地头,热情地介绍眼前准备作为新品种示范种植田块的地力和灌溉条件。“还有这一片玉米,用你们年前提供的新品种种植,现在已经移栽两周了”,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苗,姚新南脸上的笑意不自觉地荡漾开来。
龙江镇罗洞村种植大户林国光是市农科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另一个对接服务对象。今年上半年,他承包了该村100亩撂荒地,开垦种玉米和水稻。为帮助他减少成本,特派员团队为他免费送来了20包甜玉米种子和100斤水稻进行适应性种植,将“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给予线上线下全程技术指导,希望通过上半年的试验示范,改良荒地地力,打好复耕复种基础,同时带动新品种的辐射推广,帮助加快当地退化品种的更新换代。“干农业就是要多实践、勤下田,通过这几年的对接帮扶,我看到了你们是真心在服务。”林国光由衷说道。
驻镇帮扶一直在路上。据了解,今年是市农科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龙江镇开展科技服务的第三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与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镇农办等联手协作,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上下功夫,在村村联动、村企合作上搭桥梁,在产业发展、特色品牌打造上想对策,从“心”出发,以诚服务,走实驻镇帮扶之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助力“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技驱动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通讯员汤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