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4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总结禁渔三年来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部署安排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推动提升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能力水平,夯实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基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江开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是摸清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开展禁渔效果评估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安徽省建立健全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网络,按照“统筹布局、统一标准、严格程序、专业协作、强化管理”的要求,在长江及其8条重要支流(湖泊)、淮河、新安江以及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等重点水域,系统布设126个监测站位,组织了定点监测、重点物种跟踪监测和数据整合应用分析,建设了水生生物监测项目标本库。同时,启动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调查,摸清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重要栖息地状况,为实现水生生物全面保护,加快水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
下一步,安徽将进一步加强资源监测规范管理和支撑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建强技术队伍,完善调查手段,提升数据质量,加强成果运用,持续推动长江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