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14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GEF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和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在琼中县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成功举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参与式原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项目山兰稻科普教育培训。海南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省农业农村厅GEF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主任邢建平,琼中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符健业、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副校长杨祥智等出席培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的260余名高一学生参加培训。琼中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局、中平镇政府、县山兰稻作产业发展协会、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部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育种基地、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热带抗逆栽培与种质资源创新团队协助此次培训。
山兰稻作为海南独有的旱稻种质资源,不仅凝聚了海南黎族先民数千年的智慧与汗水,更是海南农业文化的宝贵遗产。培训班以“山兰稻”为核心主题,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海南大学讲师陶洋等专家学者,分别就稻的驯化、传播和改良,一碗米的来历以及山兰稻作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承等内容作专题科普讲座。专家们通过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们对稻米的发展过程、山兰稻作文化的魅力以及珍惜粮食等有了深刻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参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
14日,47名高一学生前往琼中中平兰姐种植酿制山兰滴液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进行种山兰稻劳动体验。学生们动手采用传统与现代方法播种山兰稻,并观摩了农用无人机在山兰稻种植等方面的作业,深刻感受到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魅力和稻作文化的独特韵味。
本次山兰稻科普教育培训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种子,同时也为海南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中学科普教育增添了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