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黄窝村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紧盯重点环节抓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村富民强,环境优美,小渔村里飞出了金凤凰。
一、基本情况
黄窝村位于江苏省连云港港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个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山海渔村,村域面积1.16平方公里,全村居民216户、常住人口602人、党员49名。黄窝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长远治理,变“一时清洁”为“长久美丽”,以“美化、净化、亮化”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水美村庄”“江苏省健康村”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动员会,通过悬挂横幅、广播、电子屏滚动播放、下发倡议书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出全方位动员、全过程整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二)紧盯重点狠抓整治。近年来村两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全体村民,清除村庄积存垃圾、沟塘疏浚,清理乱堆乱放,规范整治菜地,完成村内供水设施及管网新建和维修工作,完成燃气进村管道和入户安装;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造居民旱厕80余座;完成全村216户民房出新,示范打造“红瓦白墙”苏北民居特色;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村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3000平方米凤仪广场、健身广场,新建420平米篮球场,配齐相关设备,方便村民娱乐健身;打造远程教育广场,丰富居民日常生活;完成龙门茶社“龙凤阁”改造提升;完成120平方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并添置设备投入使用;开展“岸线绿化疏浚”工程,山涧河岸栽植柳树、女贞等260余株;挖掘宗教文化,完成“雪道寺”内外墙装修出新;开展6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以及山涧水系等设计建设工作;启动龙潭涧摩崖石刻保护工作;开设农家书屋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近几年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了七大类、近百项工程,美化了村庄环境,把昔日的小渔村建设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开发“黄窝美丽乡村游”项目,2016年以来,黄窝村两委依托特有的“山海相依”自然优势,与街道共同投入1000余万元,按照4A级标准打造“黄窝景区”,先后建成“凤仪广场”、“涧潭水系”、“雪道禅韵”、“森林公园”等新景点,使之成为海上云台山风景区东大门。现在,黄窝景区已逐步成为全市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两委还积极探索“渔家乐”、“民宿”等服务项目,决策租赁和收购村民闲置的破旧老屋,与开发商共同打造高档休闲“民宿”项目,增加黄窝景区内涵。积极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和农家院落,发展“吃在渔家、住在渔家、乐在渔家”的“渔家乐”休闲项目,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如今,黄窝村已拥有村集体固定资产56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近千万元,是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村,村民和谐生活的小康村。
三、经验启示
(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二)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结合,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