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绿肥研究及示范推广种植,建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机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绿肥发展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绿肥产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绿肥是我国传统的有机肥料之一,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作物高质高产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市积极发展紫云英、绿肥油菜等绿肥作物种植,通过绿肥种植美化环境,带动乡村赏花游经济的发展,通过绿肥翻压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地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农业生态环境,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将种植绿肥作为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耕地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17年至2021年,全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逐年提升,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量,统计数据)从11.92万吨降至10.42万吨,减少12.6%。二是推广绿肥示范种植项目。2021和2022年我市东西湖区开展绿肥(紫云英)种植示范试点项目,利用单季冬闲稻田、冬闲田推广紫云英种植,压减冬闲田,培肥地力。三是发展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因地制宜推广“稻-再-油(绿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节本增效、培肥地力。四是挖掘绿肥多功能特性。我市积极挖掘油菜油用、绿肥用、观花用、蜜用等多功能,发挥油菜景观功能,积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蔡甸区打造消泗万亩油菜花海,2023年入选湖北最美油菜花海。
为进一步促进绿肥产业发展,我局将积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研究利用粮食补短板资金开展绿肥示范种植推广工作,发挥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高产高效,并同时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商讨扶持政策,加强绿肥示范种植及产业推广。二是加强绿肥布局,引导各区结合赏花游线路加强绿肥种植,探索绿肥肥用功能、景观功能、蜜用功能等多功能用途,促进绿肥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积极探索“评优”机制,引导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绿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种植作业成本较低、有规模效益的优势,推进绿肥种植与高效综合利用。四是加强绿肥宣传示范和技术指导服务,提升农民对绿肥的认识和种植积极性,促进绿肥产业的发展。
二、关于建立绿肥研究及示范基地的建议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强化队伍建设、政策引领,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培养“一懂两爱”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出台《武汉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构建多层次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鼓励专家人才在乡村振兴第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优化“武汉英才”计划,完善人才举荐制度,将更多农业领域企业纳入举荐主体。在武汉英才计划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评选中,重点向农业领域企业的申报人选倾斜,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农业科技专家来汉创新创业。深入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设立现代农业领域专项,每年重点培养支持50名左右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本土优秀人才及团队,提升武汉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商讨扶持政策,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绿肥研究及示范基地;吸引绿肥专家落户武汉,并加强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促进绿肥“产”“研”结合,为建立绿肥研究及示范基地奠定基础。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8日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