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法制网!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4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3-10-12

  赵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生态美丽乡村的建议》(第20230240号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具体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经开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一)狠抓高质高效发展,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2022年经开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8亿元,增长1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8558元,增长10.1%;农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着力推进汉南种业小镇建设,支持小镇种业企业奖补资金680万元,提档升级企业基地设施和装备,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领先国内的10万头现代化养殖场投产运行,建成渔政执法信息系统。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1.5亿元,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全年乡村休闲接待游客2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13万元,兰岛田园综合体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汉南甜玉米、亚非西兰苔”等获市级优质农产品,汉南甜玉米入选“江城百臻”武汉市农产品公用品牌。

  (二)擘画宜居宜业蓝图,乡村振兴的生态支撑进一步稳固。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建设核心示范区840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22%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22%。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9.67吨。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1.8万余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6%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4.49%,推进水产养殖绿色生态健康发展,完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12174亩。农村户厕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95%,农村生活污水覆盖率达78%,垃圾转动处理达100%,开展“美丽春天、清爽夏天”为主题的春夏季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同缔造美好幸福家园。

  (三)突出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进一步激活。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双创”工作,共建成农村街道新时代实践所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9个,行政村(大队)覆盖率100%。加快法治乡村建设,4个街道申报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每个行政村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653余场次,参加人数15.4万余人次,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283余场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465场次。

  (四)健全引才育才机制,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继续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实施细则》,评选区级乡村振兴人才5名,推荐6人参加武汉英才评选,入选2人。招录“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12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76名,“头雁”培育100名,培训高素质农民95名。新增注册农民合作社15家,累计发展到304家,完成2家国家级、5家省级示范社、18家市级示范社的监测工作,新推荐1家合作社完成国家级示范社申报、3家合作社完成市级示范社申报。全年新增注册家庭农场20家,累计发展到155家,“六有”示范家庭农场46家,其中,省级示范6家、市级示范32家、区级示范8家。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委员们的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对经开区打造生态美丽乡村的支持力度,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指导经开区开展东荆、邓南、湘口三个街道的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在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基础上,优化农业、生态、建设空间,保障合理的产业、镇村、设施建设需求。规划在湘口街道建设以种业小镇为基础的种业科研生产和智慧农业特色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横向功能,通过挖掘开发传统农业的内在价值功能,将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科技等产业相融合,丰富农业发展空间。在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开展塘江、南康、沟北、双塔4个村庄总平面编制工作,对村民住宅、公共建筑、配套设施、公共空间及景观绿化等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从“规划底图”走向“设计蓝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大力支持汉南种业小镇建设发展,打造汉南种业芯片区。支持经开区布局建设区位优越、设施完善、源头可溯、质量可靠的优良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2个,重点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打造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1家,形成优势种业集群1个。培育优势种业品牌,支持种业企业打造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以生物种业为核心,2023年招引种业企业20家以上,形成种业示范、推广、科普、旅游于一体的种业小镇。

  (三)持续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武汉市“十四五”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支持经开区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强推进经开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补齐村镇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完善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继续推进实施骨干网畅通工程、基础网连通工程和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工程,进一步形成外联内通、衔接顺畅的农村公路网络。继续推深做优“村增万树”品牌,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村湾创建示范村、标准村。

  (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配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持续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治理经验,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模式,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选树一批道德模范、武汉楷模等先进典型。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挖掘推动具有农耕特质、荆楚风格的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

  (五)加快乡村人才振兴。落实《武汉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发现、培育、引进、使用机制。推进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持续开展“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乡村农业技术职称评审等工作,实施“三农”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展“乡村振兴院士行”“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完善基层卫生和乡村教师职称评价机制。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zwgk_25/fdzdgknr/jytabl/202310/t20231008_22758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