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承接省、市人大政协议提案共90件(主办53件、会办37件),包括省人大代表建议1件、省政协提案4件,市政协建议案1件,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向市长所提建议6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1件、市政协提案57件;其中市人大陈光菊副主任领衔督办代表建议1件,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领办重点提案1件。截至目前,会办意见已全部函告主办单位,主办件已全部完成答复工作,并按要求上网公开,办复率、走访(沟通)率均为100%。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办理责任
我局高度重视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领衔办理、业务处室具体承办、办公室督办协调”的工作机制。局主要领导专项部署年度议提案办理工作,明确要求,并带头领办2件重点议提案;分管领导领衔办理,亲自研究,亲自调度;各承办处室按照“一案一人”的要求,明确专人负责,把议提案办理作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过程,做到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推进、同落实。局办公室认真落实办理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业务指导,扎实开展案件签收分办、内外联络、督办催办、整理汇总、经验推广等工作,凝聚办理工作合力。
二、严格标准要求,提升办理质效
一是明确办理要求。制发《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省市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武农办[2023]27号),明确议提案办理的相关要求,指出办理关键、注意事项、有关原则等,突出强调加强调研以及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落实“办前协商、办中沟通、办后回访”要求,充分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充实优化办理工作。二是规范答复格式。统一规范各类议提案办理的答复格式,使办理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提升办理工作水平。三是把握时间节点。省、市人大政协议提案主办、会办件时间节点各不相同,为确保所有案件办理有序推进,按时答复,在会办、主办以及沟通、答复、公示等时间节点前分别进行工作提示,全过程跟踪督办指导,加快办理进程。四是开展提案协商。6月底,邀请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领导以及部分提案委员到我局开展提案督办协商活动,指导我局进一步做好提案办理工作。
三、突出工作重点,助推农业发展
今年,我局承办的议提案主要集中在乡村产业振兴、产业融合、预制菜产业发展等农业发展重点领域,也涉及粮食安全、数字江豚、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等重点工作。为此,我局将议提案办理与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既注重解决当前问题,又注重办理工作的长远成效,积极推动出台《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高标准建设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工作方案》《全面促进农林牧渔业稳产保供2023年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促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有力推动我市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多措并举,乡村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我市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措施落实,乡村产业发展实现竞进提质、量质兼取。一是培育壮大产业链“链主”。我市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和认定工作,深挖老字号企业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资源,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76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分别达到16家、118家。二是科技引领种业振兴。全市5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和2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入选国家级资源库,全国第五、华中唯一的武汉国家农创中心产值规模与企业聚集度位居全国前列。三是打造高质量“菜篮子”产业链。高标准农田、蔬菜设施工厂、数字渔场、数字猪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江城百臻”影响力不断扩大。四是聚力拓展“农业+”产业链。全市累计培育乡村休闲游经营主体3619个,农村从业人员9万多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区(县)2个(黄陂区和东西湖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2个(黄陂区和新洲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8个,国家5A级乡村休闲游景区1个。五是政策创新不断激发产业活力。快速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汉市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操作指引(暂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入“三农”。联合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开展点状供地探索创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二)强化引领,农文旅产业融合展现新活力。我市充分依托农业农村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越的资源禀赋,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深度挖掘乡村价值,跨界创新产业业态,构建了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一是致力打造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的乡村休闲游产业体系,“四季赏花,月月有游”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新花城”成为我市享誉全国的城市名片。二是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支撑,拓展农业多功能,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景观化,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三是农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农村更美、农业更好、农民更富的美好愿景正在实现。四是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打造乡村休闲游(赏花游)重点项目,不断加大对老区的投入和支持,带动老区脱贫致富。
(三)持续发力,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出台预制菜发展政策。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武政规〔2022〕22号),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大食物观,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预制菜招商引资力度。武汉市预制菜招商引资大会、首届中国(江夏)水产预制菜产业链峰会先后成功举办。三是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标准建设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工作方案的通知》,拟用三年时间,在黄陂区打造以预制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同时,局主要领导多次赴黄陂区围绕农产品加工园区位、供地、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召开推进会,推进园区建设。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增强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汇报,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注重办理工作实效,以议提案办理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